聯(lián)系我們 - 廣告服務(wù) - 聯(lián)系電話:
您的當前位置: > 房產(chǎn) > > 正文

龍利葉的形態(tài)特征是什么?龍利葉怎么栽培?_快資訊

來源:今日熱點 時間:2023-06-28 09:53:23

龍利葉的形態(tài)特征是什么?

龍脷葉是大戟科守宮木屬的常綠小灌木,高10-40厘米;莖粗糙;枝條圓柱狀,直徑2-5毫米,蜿蜒狀彎曲,多皺紋;幼時被腺狀短柔毛,老漸無毛,節(jié)間短,長2-20毫米。葉通常聚生于小枝上部,常向下彎垂,葉片鮮時肉質(zhì),干后革質(zhì)或厚紙質(zhì),匙形、倒卵狀長圓形或卵形,有時長圓形,長4.5-16.5厘米,寬2.5-6.3厘米,頂端渾圓或鈍,有小凸尖,稀凹缺,基部楔形或鈍,稀圓形,上面鮮時深綠色,葉脈處呈灰白色,干時黃白色,通常無毛,有時下面基部有腺狀短柔毛,后變無毛;中脈和側(cè)脈在鮮葉時扁,干后中脈兩面均凸起,側(cè)脈每邊6-9條,下面稍凸起;葉柄長2-5毫米,初時被腺狀短柔毛,老漸無毛;托葉三角狀耳形,著生于葉柄基部兩側(cè),長4-8毫米,基部寬3-4毫米,宿存。

龍利葉怎么栽培?

整地:選陰涼、潮濕的疏林下,排水良好、含腐殖質(zhì)多的砂質(zhì)壤士為好。全墾,除去雜草和樹根,施底肥后碎土耙,做成寬2米的畦,開排水溝,畦長不限。

定植:扦插后第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按行株距20厘米×15厘米移栽定植。

前期管理:需經(jīng)常保持隨床濕潤、清除雜革,無蔭蔽條件的苗床,應(yīng)搭蔭棚,蔭蔽度為50%左右。

中耕除草:定植后第一、二年生長緩慢,應(yīng)隔月中耕除草1次,以后每年中耕除草3-4次。

追肥:苗期隔月追施人糞尿1次。定植成活后,每年追肥4次,春夏季以迫施氮肥為主,秋冬季追施草皮泥、廄肥或堆肥等,每次追肥后進行培土。

責(zé)任編輯:

標簽: 龍利葉的形態(tài)特征是什么 龍利葉怎么栽

相關(guān)推薦:

精彩放送:

新聞聚焦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