聯系我們 - 廣告服務 - 聯系電話:
您的當前位置: > 社會 > > 正文

臺灣青年在南寧:從烹飪零基礎到開起5家烤雞店

來源:中國新聞網 時間:2025-06-22 16:25:27
“每天吃3只烤雞,持續吃了一個多月,一共試吃了100多只,才烤出現在適合南寧消費者的風味和口感。”在廣西南寧市創業的“90后”臺青林鳳怡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。

林鳳怡的父親是臺灣臺中人,母親是廣西南寧人,她從廣西大學環境設計專業畢業后留在南寧創業。她開烤雞店的創業故事始于家庭,丈夫羅承俊家里是廣西欽州市的養殖戶。“我先生家一直以批發、供應活雞為主,酒店是主要客戶。”林鳳怡說,后來,平時愛做菜的她與丈夫考慮在消費終端尋找新路。

經過近一年時間的籌備,林鳳怡與丈夫決定將自養的雞加工成烤雞,主打“現烤現賣”。“我雖然愛做菜,但一點烤雞相關的知識都沒有。好在雞是自家的,烤具市場上很容易買到。我想自己試試,首先做出自己喜歡的味道,再請朋友試吃,試好了我們再開門店。”林鳳怡說。

“烹飪專業知識零基礎的我們,一開始面臨的困難可想而知。我們連脆皮水的配方都沒有,只能反復試驗。不同火候、不同配方,甚至荔枝木和龍眼木的炭烤效果都試了個遍。”最終,她調配出外皮酥脆、肉質鮮嫩的獨家配方,成為林氏烤雞的“招牌密碼”。

6月13日,林鳳怡將雞放進烤箱烤制。中新社記者  蔣雪林  攝

“我們有原料,懂品質,缺的只是消費端創新。”2024年10月,林鳳怡的第一家烤雞店——“大力雞仔”烤雞店在南寧市五象新區開張。簡陋大棚里,夫妻倆既是老板也是廚師。

林鳳怡觀察到,現在大陸的年輕人消費習慣變了,“賣整只雞給年輕人帶回家烹飪對他們缺乏吸引力,即食烤雞卻很受大陸年輕人青睞,他們愿意為便利買單。”她對“大力雞仔”烤雞店的消費場景也進行精準定位:針對的是不想下廚的年輕家庭,為加班族提供宵夜,給朋友小聚加餐。

林鳳怡對食材的選擇也很講究。“一般不選體型大且肉質厚的雞,這樣難以腌制和烤熟。要選山地散養1.5公斤左右的雞,這樣的雞肉質緊實,肥瘦適中,烤出來肉質鮮嫩不干柴。”林鳳怡說。

“年輕人怕胖又貪嘴,半只雞配一碗米飯剛好。”林鳳怡敏銳地捕捉到消費趨勢。她的店鋪主打“半只起售”,搭配秘制醬料和清爽飲品,價格控制在25元至30元人民幣區間。

午后,南寧市五象新區“大力雞仔”烤雞店開始飄香。林鳳怡把營業時間鎖定在每天15時至次日凌晨1時。“周一到周四各門店日均銷售30只烤雞,周五到周日生意要好很多。”她指著訂單系統分析,放棄午市源于試錯經驗——她曾嘗試每天從11時營業,但效果不好,年輕人多在傍晚后下單。

為迎合年輕人習慣,她將門店選址在寫字樓和社區周邊,并主打外賣。“晚餐高峰期訂單不斷,周末還能接到家庭聚餐的預訂。”她說,不少顧客會特意“打卡”分享,“有情侶每周固定來買,說是‘解饞神器’。”“大力雞仔”烤雞店開張至今,已從最初的1家迅速擴張到5家,林鳳怡的團隊也從夫妻檔擴展到20余人。

從臺中到南寧,從養雞場到烤雞店,林鳳怡在大陸的創業大潮中,用勤勞與智慧連接起家庭的產業延續和兩岸的味蕾交流,書寫著屬于自己的“雞”遇人生。

責任編輯:

標簽:

上一篇:把祁連山“搬”出山
下一篇:最后一頁

相關推薦:

精彩放送:

新聞聚焦

關于我們 | 聯系我們 | 投稿合作 | 法律聲明 | 廣告投放

版權所有©2017-2020   太陽信息網京ICP備2021034106號-55

所載文章、數據僅供參考,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。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!

聯系我們:55 16 53 8 @qq.com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