聯(lián)系我們 - 廣告服務 - 聯(lián)系電話:
您的當前位置: > 頭條 > > 正文

暑假到了,家長慌了——孩子們玩手機、不出門、叛逆……怎么辦?-今日聚焦

來源:中國公眾健康網(wǎng) 時間:2023-08-30 11:12:04

各地的孩子們開始歡呼雀躍,各地的家長們陷入沉思。孩子們想著怎么玩好這個暑假,家長們想著怎么實現(xiàn)學科的“彎道超車”。除了學習,家長們是不是也要在假期關注一下孩子們的心理?

孩子有心理問題大多源于在情緒積累的過程中沒有排解的渠道,家庭沒有給予足夠有效的支持,甚至有些情緒問題直接是由家庭施加的。當然,社會心理因素的影響也不能忽略。但是,家長朋友要知道,家永遠是孩子的“避風港”,家庭永遠是孩子堅強的后盾,這是他們有力量戰(zhàn)勝困難的核心。

那么,為什么家庭的支持不夠充分呢?原因之一是家長不會與孩子溝通。


(資料圖)

以下幾個情景,家長朋友們在生活中經(jīng)常遇到,但多數(shù)家長不會處理。一起來聽聽北京大學第六醫(yī)院精神康復中心程嘉教授的看法。

情景一

孩子上初中后非常叛逆,和他說一些大道理,他永遠像沒有聽進去一樣。

程嘉:請家長設身處地地想一下,如果是您累了一天回到家,還要聽一堆大道理,您能聽進去嗎?初中的孩子,大道理都懂,在學校已經(jīng)聽了很多,回家如果再聽家長反復嘮叨,很容易產(chǎn)生逆反情緒。

家長會問:“我能不管嗎?”當然不是不管,但溝通要講時機。比如孩子的情緒和家長的情緒都平靜了,氛圍輕松、愉快的時候,家長再與孩子交流。談話時,不要太嚴肅,不要讓孩子感覺“我媽又在批評我了”,而要讓孩子覺得“媽媽其實是想幫我”。

其實,家長非得讓孩子按照家長的想法做,不一定產(chǎn)生好的效果。如果孩子很有個性,做事有主見,家長不妨讓他試一試。要給孩子試錯的機會。前提是不突破底線,比如不違反校規(guī)校紀。還有,家長提前與孩子商量好家庭規(guī)則,違反了就要停止。家長尊重孩子的想法,發(fā)現(xiàn)閃光點多鼓勵他,反而會讓孩子的態(tài)度變好。

情景二

孩子和家長的意見總是不統(tǒng)一。家長讓他出去玩,他要待在家里;讓他做完作業(yè)再玩手機,他偏要先玩再學。

程嘉:孩子也不想讓父母擔心、生氣。發(fā)生這種情況時,首先要學會傾聽,聽聽孩子的理由和想法。很多孩子感覺大人不聽他們講話,甚至有的孩子興致勃勃地跟父母陳述一件事的時候,家長會打斷他或者沒有回應。作為家長,走進孩子內(nèi)心首先要耐心地去傾聽孩子說話。你會發(fā)現(xiàn)孩子有很多創(chuàng)新的想法,對某個事物有自己獨特的觀點,這時,要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。孩子對于家長的回應,一定會喜出望外。家長還可以適時提出自己的建議。這樣做,雙方的心門都更容易打開,彼此接納。

情景三

孩子總是離不開手機,一放假就打游戲,不想上學,怎么說都不聽。

程嘉:這個問題是目前家長最頭疼的問題。孩子們其實心里清楚,手機等電子產(chǎn)品是他們成長道路上最大的“攔路虎”,但是手機實在太好玩了,大人也整天抱著手機。家長要求孩子時,自己首先要做好。比如,沒事時看看書,發(fā)展自己的興趣愛好,為自己和孩子安排豐富多彩的活動。要知道,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榜樣。

其次,和孩子約定玩手機的時間。和孩子一起制訂計劃,約定每天使用多長時間的電子產(chǎn)品。可以利用技術進行監(jiān)督、控制,比如在手機或平板上定好時間,但在定之前一定和孩子商量好。

情景四

孩子總是想買東西,不能一次都滿足他,買得太頻繁了也不行。

程嘉:買東西就是禮物了,其實可以作為一種行為獎勵,幫助孩子強化正確的行為,我們稱之為叫代幣制或正性強化。

比如,鼓勵孩子每天把被子疊整齊,把衣服疊好,做到了給予獎勵幣。孩子積累的獎勵幣達到一定數(shù)目時,可以換取自己想要的東西。這樣,孩子會覺得好玩,也會特別珍惜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的東西。

情景五

孩子好像有暴力傾向,有時會動手。

程嘉:的確,很多孩子似乎喜歡暴力,但他們的暴力只針對父母,態(tài)度特別惡劣,甚至還會動手。我傾向于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多承擔一些家庭責任,比如多參與家務勞動。在家里鍛煉得少的孩子,生活技能掌握得少,他在外面做任何事情都不如別人,就會產(chǎn)生自卑心理。自卑之后,他的情緒不敢在外面發(fā)泄,就回家找父母撒氣。這時候,父母幫助他做的事情越多,他自己成長得越慢,就越容易埋怨父母。

情景六

孩子一放假就待在家里,不愛和同學交流。

程嘉:家長可以創(chuàng)造一些機會,比如組織同學聚在一起,孩子在這個活動中得到好處和快樂,慢慢就愿意與同學交流了。

在孩子幼小時,家長可以組織孩子參觀博物館,或者去家附近的公園,在輕松的環(huán)境里組織一些簡單的娛樂項目,讓孩子們一起玩玩。總之,家長要多給孩子創(chuàng)造交流的機會。

發(fā)現(xiàn)孩子有心理問題怎么辦

程嘉教授說,對于孩子的精神心理狀態(tài),家長要有識別力。有的孩子會主動表達不適。然而,在孩子主動表達抑郁或有其他癥狀的時候,有的家長反而跟不上孩子的認知,覺得孩子是想偷懶、回避、沒養(yǎng)成好習慣等。

家長平時要細心觀察孩子的變化,比如睡眠是否變得不規(guī)律,或者睡眠質(zhì)量差,飲食習慣發(fā)生改變,對學習不夠積極,不愿與別人分享學習中的快樂。也有一些孩子的心理問題是以身體不舒服表現(xiàn)出來的,如果到醫(yī)院檢查不出生理性疾病,這時候家長要琢磨一下,會不會孩子有情緒方面的問題。

發(fā)現(xiàn)孩子心理問題的端倪,需要及時求助。比如與班主任經(jīng)常溝通。班主任可以其他孩子作為參照物,對比更客觀,教育經(jīng)驗也更豐富,有時會先于家長發(fā)現(xiàn)問題。另外,現(xiàn)在很多學校都有心理老師,如果孩子的心理問題不太嚴重,可以請心理老師幫助解決孩子的問題。培養(yǎng)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,不是說孩子一定不能出現(xiàn)心理問題,而是盡量避免,即使出現(xiàn)了,也能及時、有效地給予幫助和支持,使孩子盡快回歸正常軌道。

責任編輯:

標簽: 暑假 到了 家長 慌了 孩子們 手機

相關推薦:

精彩放送:

新聞聚焦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