聯系我們 - 廣告服務 - 聯系電話:
您的當前位置: > 熱點 > > 正文

中糧期貨:一文讀懂全球鐵礦生產和貿易格局現狀

來源:中糧期貨 時間:2022-02-25 10:21:54

全球鐵礦生產格局

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最新估計,2021年全球可用鐵礦產量約為26億噸,平均品味為62%。分國別來看,鐵礦生產是非常集中的。2021年可用鐵礦生產量過億噸有澳大利亞、巴西、中國、印度和俄羅斯五國,合計共19.8億噸,占全球總產量的76.2%。其中,澳大利亞和巴西兩國的產量約為12.8億噸,占全球總產量的49.2%。從產量上來看,中國僅次于澳大利亞和巴西,絕對數量上居全球第三。

圖:2021年全球可用鐵礦產量(億噸)及鐵品味

數據來源:USGS、中糧期貨研究院

鐵礦海運市場現狀

鐵礦的國際貿易以海運為主,在主要的鐵礦生產國中,除了俄羅斯、哈薩克斯坦和美國之外,大多數國家都參與其中。以億海藍的數據來看,2021年全球鐵礦海運貿易量約16億噸,占USGS預估產量的61.5%。其中,有15個國家或地區發貨量超過500萬噸,澳大利亞發貨量占比約54.8%,巴西發貨量占比約19.6%,海運鐵礦來源國非常集中。

圖:2021年全球海運鐵礦發貨量(億噸)

數據來源:Wind、鋼聯數據中糧期貨研究院

以億海藍的數據來看,中國是海運鐵礦到港目的地中的絕對大頭,占比約為65.9%。到港量超過600萬噸的有14個國家或地區,可以把它們大致分為三類:亞洲地區的中、日、韓;歐洲地區的荷、德、法、西、英;以及中轉加工地區的巴林、印尼、菲律賓。在現行的指數定價產生以前,亞洲市場和歐洲市場會產生兩個不同的海運鐵礦年度長協價。

圖:2021年全球海運鐵礦到港量(億噸)

數據來源:Wind、鋼聯數據、中糧期貨研究院

中國進口鐵礦來源

在海關進口數據中的未燒結的鐵礦砂及其精礦項目下,中國進口來源中超過100萬噸的國家或地區有14個,其中澳大利亞占比約63.9%,巴西占比約21.8%,南非占比約3.7%,印度占比約2.5%。毫無疑問,澳大利亞和巴西是中國最重要的鐵礦來源國,其它國家暫時無法完全替代。

圖:2021年中國鐵礦進口來源(億噸)

數據來源:Wind、鋼聯數據、中糧期貨研究院

圖:2021年中國鐵礦進口來源(%)

數據來源:Wind、鋼聯數據、中糧期貨研究院

縱觀全球的鐵礦生產和貿易格局,中國是海運鐵礦貿易的需求中心,澳大利亞和巴西是海運鐵礦貿易的供給中心,供需兩方都無法在短期內找到替代國家或地區。不過,肇始于2009年的指數定價機制并無法充分體現中國需求中心應有的定價地位。雖然幾經修正并加入多家指數聯合定價,仍然沒有改變因采樣樣本小容易被操縱的弊端。如今,中國鋼鐵工業進入減量發展階段,謀求更強的定價能力正當其時。從舉措來看,不僅需要繼續提高國內鋼廠鐵礦采購的集中度,還需要積極推動新定價模式的形成,力求在長協礦中加入新的定價條款,變被動為主動。

(文章來源:中糧期貨)

責任編輯:

標簽: 中糧期貨

上一篇:
下一篇:

精彩放送:

新聞聚焦
Top